楊雪源 劉訓荃 許愛娥 吳榮榮 林麟
崔盤根 李慧珠 岳曉玉 賈 虹 靳培英
斑禿及男性型禿發在臨床上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,我們采用多中心隨機雙盲法.對浙江萬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5%
米諾地爾酊(商品名
蔓迪)治療斑禿及男性型禿發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了觀察及評價。
一、病例選擇及觀察方法
1.入選標準:確診為斑禿及男性型禿發患者,癥狀典型,年齡l8~65歲,性別不限,斑禿患者病程在3個月內、男性型禿發病程存10年內,存試驗開始前4周內未局部使用牛發藥物和其它局部治療,前2個月內未系統使用具有生發作用的藥物。
2.排除標準:其它類型的
脫發,如先天性禿發、假性禿發、全禿、普禿、頭癬等其它因素引起的禿發;頭皮毛囊萎縮無生長功能者:妊娠、擬妊娠、產后l2個月以內或哺乳期婦女:對
米諾地爾、類似化學結構的藥物或溶劑過敏叮疑、不能耐受者。
3.淘汰病例:不遵醫囑在試驗中使用前述不允許的藥物或治療者;不遵醫囑用藥,每月中斷使用試驗藥物1周以上者:未完成療程或資料不全者。
4.分組及用藥方法:采用多中心隨、機雙肓臨床試驗,按l:1比例,采用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。試驗組用5%米諾地爾酊,對照組用藥為米諾地爾酊的空白溶劑,均為浙江萬馬醫藥研究升發巾心研制及提供。治療藥及對照藥外包裝完全一致。每次用藥l mL,
每日2次涂于患處,搽藥后即對局部作短暫輕微按唪,2個月為1個療程.斑禿用藥1~ 2個療程,男性型禿發用藥3個療程。
5.觀察項目、指標及方法:根據斑禿直徑計算脫發面積、在治療前、治療后的第4、8、12、16周進行隨訪,治療組與對照組分別于療前、療中、療后全部在肝腎功能、血、尿常規、心電圖,并測心率.全部患者作療前、療巾、療后的照相對比。詳細觀察和記錄用藥期間出觀的不良反應,重點觀察對心血管系統、血壓及心率的毒副作用。
6.療效判斷標準:斑禿療效分為四級:痊愈為皮損處全部有新發生長,或有終發生長,分布密度、毛發粗細、色澤類似于正常頭發,發試驗陰性,達到美容效果。顯效為終毛覆蓋區域>1/2禿發區,日.有較多毳毛變成終毛,可見稀疏終毛,較黑、長、結實,拉發試驗陰性、有效為新發生長>10%,包括細、短、色淡的毳毛牛長,但生長緩慢,未完全恢復,色澤淡呈棕色,批發試驗陰性或陽性,尚無終發生長。無效為經1~2個療程.無或僅有少量毳毛生長,或繼續脫發。
男性型禿發療效分3級: 顯效:梳發試驗毛發脫落根數較治療前減少50%;有效:減少20% ~49% ;無效:減少<20%。
二、結果
1.兩組問一般資料的均衡性分析:按統一入選標準及剔除條件,最后符合驗證條件的病例總數為254例,其中斑禿129例,治療組64例,對照組65例;男性型禿發125例,治療組64例,對照組61例。禿及男性型禿發的兩組患者住性別、年齡及病程和病情的嚴重程度方面繹統計學處理,差異均無顯著性.有可比性.
2.斑禿治療前后兩組脫發面積的變化。
3.斑禿毛發生長及拉發試驗:治療4周以后治療組毛發生長情況比對照組盤,,毛發長速度比對照組快,治療組拉發試驗積分比對照組低,說明米諾地爾酊對毛發生長有明 的促進作用。
4.男性 禿發:觀察脫發根數、頭屑、癢及頭油的改變。令患者每周洗發2次.于洗發后的第2天用統一發給的梳子南后向前梳發10次,汁算頭發脫落根數(即梳發試驗) .男性型禿發從療后的第1個月開始至療程結束,每梳發l0次.頭發脫落平均減少根數變化 。
5.綜合療效分析:斑禿治療1個療程后,治療組64例,痊愈率21.9cA,有效率46.9%;對照組65例,痊愈率3.1%,有效率21.5%治療2個療程后臨床療效分別為治療組64例,痊愈率53.3%,有效牢85.0%:對照組65例,癢愈率17.0%.有效率41.6% 表3 治療組。用藥后半均起效時間為3.4周,而對照組為4.7周,說明米諾地爾治療斑禿療效優于空向對照紺。
男性型禿發:從表4可以看出,治療后3、4、5、6個月水諾地爾治療組的顯效率及有效率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。
6.不良反麻:所有患者存治療前后(男性型禿發患者在療程中期)均作規、肝腎功能、心電圖,并測心率.均未發現異常.患者中有2例分別于治療后的第6天和第14天,用藥局部出現紅腫、癢,其中l例達中等程度,不愿繼續治療而中止,停藥后皮損逐漸消退;另l例反應輕微,繼續用藥,紅腫消退。
三 討論
在臨床應用中,發現口服米諾地爾能引起多毛現象,經多年研究及動物試驗,證明該藥能促進毛發生長,該藥經皮吸收量較低,大約為5% ~36%,30%~ 78%停留在皮膚上,因此極少引起全身反應.同外應用該藥治療斑禿及男性型禿發患者已2O多年.療效肯定 。我們通過臨床驗證,發現該藥不僅能使斑禿的脫發毛發再生,而且對男性型禿發亦有明顯的治療作用,不僅能抑制毛發脫落.還能使毛發再生,使原毛發稀疏部位變得濃密,且原細軟的毛發變粗、表明5%米諾地爾酊治療斑禿及男性型禿發臺很好的療效,尤其對斑禿的療效更為顯著。
參考文獻 略
中華皮膚科雜志2003年4月第36卷第4期